top of page

美国美亚教育2014夏季峰会

家长代表致辞

不懈的探索,无悔的选择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尊敬的各位来宾,各位朋友:

大家上午好!

首先要感谢曾教授的信任和厚爱,让我作为一名家长,也代表同来的父母、爱人和外甥,在此分享一下我的认识和感受。

一、孩子的基本情况

我的女儿李云杰于2012年7月1日,来到与华盛顿大学波塞尔同校区的凯斯凯迪亚大学,直接入读大学商科专业。用一年半时间,修完110个学分,以3.99的成绩,取得副学士学位,被评为华盛顿州优秀学生,并作为卡斯卡迪亚学生代表出席全州学业表彰大会(ALL-WA Academic Team)。其后从事OPT实习7个月,并成功转入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,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大三课程的学习。

到西雅图两年来,孩子在各方面都收获很大,语言、心智、性格和自律都有了明显的提升,美国自由与个性化的教育让她的特长与兴趣得到更好的发挥。与她交流时,她经常向我说起每周参加的各种活动,比如帮助学校新生报到、在教堂的乐队拉小提琴、做活动主持、帮社区低收入家庭报税等等。她的想法逐步成熟,对社会的认识与参与也大大增加。孩子能取得今天的进步,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,肯定离不开从小到大各位老师的教育培养和她自身的努力,另一方面,家长也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,在各方面要早作精心准备,关键时点要帮助孩子做出明智选择,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。

二、家长的探索和做法

十几年来,我们明确“一个目标”、早作“二手准备”、抓好“三个方面”、从“四省”角度作出了让孩子出国学习,走“2+2”捷径的选择。孩子在国内学习扎实、发展全面、身心轻松,到美国后适应很快,心情愉快,趋势良好,家长放心安心,证明了这条路是适合大众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
明确“一个目标”,即家长关爱孩子的一切作为,都要以“帮助孩子成长、成人、成才”作为行动目标。成长是动态的长期的过程,成人是基本的底线的要求,成才是更高的拼争的目标。要抓好孩子成长的全过程管理,围绕人品、观念、性格、习惯、兴趣、爱好等,家长必须用心、专心、耐心。首先培养孩子做一个有爱心且健全独立的人,同时开发其兴趣、挖掘其潜能,“扬长补短”,力争更优秀,三者环环相扣,彼此不是孤立割裂的,而是务必形成一个系统整体。人生不是百米赛跑,而是马拉松长跑,明确了目标后,就要尽早做出顶层设计和短期、中期、长期规划,虽然也需要不断做些调整或修改,但根本的目标不会改变,这样能清醒地知道“什么是我们想要的”,最大限度减少彷徨、飘摇和欠理性的跟风。

早作“两手准备”,即从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,及早做好各项准备,打有备之仗,牢牢掌握教育主动权。鲁迅先生早在1919年就提出了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”的严峻命题,他说做父亲是“极伟大的要紧的事,也是极困苦的艰难的事”。所以在家长方面,应将“如何当好家长、如何教育好孩子”列为自己的必修课,尽早进行学习、思考、规划,做好精神和物质等各项准备。虽然没有什么要求让家长“持证上岗”,但必要的学习和修炼永无止境,正所谓“只有家长好好学习,孩子才能天天向上”。而从孩子方面,家长应该尽早主动地担当起启蒙老师的责任,善于从点滴和细微处引导和教育孩子,始终盯住目标,放远眼光,不拘于一时一地得失,做好思想、学习、健康等各项准备。

抓好“三个方面”,即家长要始终关注并下功夫抓好孩子的身心健康、综合学习、全面发展三个方面。一是身体和心理健康,这是孩子永远的本钱,是基础中的基础,需要家长有思路,懂方法,为此我系统学习了健康学和心理学,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,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曾经挽救过一名频临自杀的精神症患者,我的孩子对心理学也有浓厚兴趣,还专门拜师学习过呢。二是帮助孩子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,特别要让孩子学会学习、乐于学习、高效学习、学以致用,奠定孩子一生的学习基础。三是注重引导孩子全面发展,“如果一个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而取得了好成绩,那么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”,这个理念已经从小根植于孩子头脑中,于是舞蹈、钢琴、小提琴、乒乓球、游泳、面塑、散打等都系统学习过,这些与学业本身不仅没有冲突,而且是互相促进的,这从不同方面构筑起孩子幸福的支撑。

三、选择“2+2”留学捷径

让孩子留学的想法,我们从其幼儿园起就萌生并基本确立了,并成为“家庭战略”,各项工作当然准备已久。当我咨询和了解了各种留学之路,又从美亚教育深入了解了“2+2”留学途径后,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做出了选择,当场签订了留学协议。这个无悔的选择,绝没有草率,是从“四省”角度慎重做出的。现在许多家长咨询我,对此都很认可,我也乐于进行义务宣传,好的东西就应该大家共享。

一是“省时”。按中国目前学制计算,从6岁上小学算起,小学和初中9年、高中3年、大学4年、硕士3年,即使不读博士也要25岁才能硕士毕业参加工作,到“三十而立”仅5年时间,非常紧张。尤其女孩,工作不了三五年,就要生儿育女带孩子,更忙累辛苦。如果不挤国内的高考“独木桥”,则可以早作规划:初中少读一年(目前最后一年不学新课,仅是复习备战中考,高三类同),早去国际高中班,高二结束参加完会考,年龄达到16周岁,到国外直读本科,力争三年本科毕业,如再读硕士3年,毕业时才22周岁,工作8年左右,打好了基础,积累了经验和财力,才可能比较稳妥地“三十而立”。在知识更新和生活节奏快的形势下,节约时间非常重要!

二是“省力”:在当前国内无法回避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,很多家长被所谓的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所绑架,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,学习越来越累,过度的知识灌输和反复的知识“翻炒”,使学生身体累,心理更累,家长们也倍感艰辛。如果选择了“2+2”捷径,则可以从孩子长远发展入手,较为从容和主动地确定具体的做法,不确定性大大减少。读“2+2”大学,前两年为小班制教学,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,学生和家长都会省力不少。

三是“省心”:家长们为了孩子日常学习和无休无止的考试,特别是应对小考、中考、高考、择校和频繁的政策变更等,往往绞尽脑汁,费尽心力,时常还要受到老师批评,俨然成了“第二学生”,往往比工作还要累,身心疲惫。如果早有这样的规划,则省却了很多心事,可以目标明确而非常有序地进行,更不会为了那点分数和排名而费力劳神。孩子出国后,美亚教育提供良好的跟踪服务,而且还开通了就业技能培训,使求学和就业有了双重保障,家长和学生当然会倍感省心。

四是“省钱”:如果简单地看,一直在国内上学好像省钱,但如果把“多上三年学”的花费、国内各种隐形学费、提前三年工作早挣钱、教育质量明显差异而导致的就业状况和薪金差异、各类奖学金差异、孩子工作后自立自强减少家长投入等方面综合和长远考虑,实际是省钱的。特别是“2+2”方案,享受了华盛顿州特殊的教育优惠政策,前两年学费很低,为更多的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,敞开了享受更优质教育的大门。

为了孩子,我们做了不懈的探索和各方面准备,面对“2+2”留学捷径,我们果断做出了无悔的选择。孩子的发展,验证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。为此,我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公开分享,其中的许多认识和做法,不一定正确,请您多提出宝贵意见,我同时盼望借此机会,向大家多多学习和请教。

祝本次教育峰会圆满成功!祝大家身体健康,家庭幸福,万事如意!谢谢! 

bottom of page